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灵丘|糟里没酒喝 梭里没布穿是怎么回事?

    信息发布者:liujunde
    2019-07-20 22:06:34   转载

    糟里没酒喝 梭里没布穿

    糟里就是现在的大作村,据说这个村原来叫枣林。为啥把枣林叫成糟里呢?还有糟里没酒喝的传说?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哩。

    从前有姓马和姓刘的两个外地人,因家乡遭了大灾,带着家人逃荒来到灵丘县,走到城西十里的一片酸枣林处,看到那里树多柴多,土肥地好,就安根落户住下了。后来随着年代推移,这刘马二户人烟不断扩大增多,逐渐成了一个小村落。因为村落四周多是酸枣树,人们就叫这个村为枣林村。

    那时候,枣林村的人们种别的作物很少,大都种高粱。枣林村的高粱很出名,粒大饱满,是县城几家酒坊做酒的上等原料。说也怪,枣林村的高粱拿到城里酒坊出酒量要比别的地方的高粱多两成,而在本村做酒出酒量特少。因此,虽然枣林村年年种高粱,但一直没有开酒坊的。据说在本村做酒出酒特少的原因是水的缘故。

    枣林村每年要卖到城里酒坊大量的高粱。当时酒坊有个习惯,谁卖给高粱,谁就能低价买酒糟。因此,枣林村的人每年要买回大量的酒糟喂养家畜家禽,几乎家家户户都常年有酒糟。因当时人们很穷,只有人买酒糟,但很少有人买得起酒喝。因此,人们针对枣林村只有酒糟没有酒、只种高粱没酒坊的怪现象,就把枣林村以谐音叫成“糟里”了,相随出了糟里没酒喝的传说。

    提起梭里没布穿的传言,人们首先想到了梭里村的居住地形。梭里地处县城西北山区一条河峪半坡上,居住的河峪位置中间宽,两头窄,很象一个织布梭子。

    相传,梭里村第一户人家是南方的织布匠。这个织布匠是因逃避官债来到灵丘的,为了不让人知道他,故意在这条河峪深处隐居下来。据说,织布匠人烟很旺,不到十代年景,家族就发展成了一个小村落。但因灵丘不产棉花,织布手艺到第三代就失传了。织布匠的后代为了永远不忘他们的开村立户先祖是个织布匠,就针对村落的河峪地形,把村子叫成“梭里”了,同时把村庄所在的那条河峪起名梭沟峪。

    那时候,梭里人的生活是极其穷苦的,山是穷山,地是薄地,人们挣扎一年,只能勉强糊口,大部分人无钱穿衣用布,靠的是冬穿夏拆、左缀右补遮丑避寒,一件衣布最少穿用八九年。还有一些人没布穿,靠的是破烂不堪的废羊皮包裹身子。因此,久后便有梭里没布穿的言传。

    (李 富 搜集整理)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